管理者如何更好地支持員工的心理健康_Blog

share

用心理安全突破障礙:管理者可以更好地支持員工的心理健康

文章發布日期:

打造一個具有「心理安全感」特性的工作環境,不僅有助於高績效的達成,更能促成員工願意「冒險」展現創新行為。

近年來,心理健康議題引起了相當多的關注,這使得人們對這個原本隱晦的議題有了更多的認識,進而減少了污名。然而,在職場中仍然存在一些障礙,阻礙了對員工心理健康的開放對話和支持。在本文中,將探討管理者可以採取的具體行動,以確保員工在心理健康方面得到足夠的支持:並推動心理安全文化。

心理安全指的是一個『環境』,在這個環境中,個人感到自在地表達他們的想法、關切和情感,而不必擔心受到評判或報復。哈佛商學院的諾華領導力與管理學教授Amy Edmonson提出,心理安全是:團隊成員不擔心在完成任務過程中提供新點子、問任何相關問題、指出可能的疏漏或是缺失可能會招致其他團隊成員的懲罰或羞辱,因此願意展現各類有可能導致人際關係風險的行為。 A belief that one will not be punished or humiliated for speaking up with ideas, questions, concerns, or mistakes, and that the team is safe for interpersonal risk-taking.

當一個團隊或組織的氣候是人際信任和尊重,成員們可以自由地合作,他們覺得承擔風險是安全的,這最終使他們能夠實施快速創新與適應快速變化的環境。

如何在職場建立心理安全

管理者可以採取一些措施來幫助建立心理安全,包括以下幾點:

1. 鼓勵開放對話

建立一種氛圍,讓員工感到有權力並被鼓勵開放地討論他們的心理健康問題。管理者可以通過分享自己的經驗或在團隊會議或一對一會議中邀請員工分享他們的想法,來啟動對話。

2. 實踐積極聆聽

在與員工互動時,要全神貫注地傾聽,展現出同理心,並確認他們的感受。積極聆聽有助於讓員工感到被聽見和被理解,對他們的心理健康非常有益。

3. 以身作則,示範性操作

管理者應該透過分享自己的困難,以及在需要時尋求支援,展現脆弱性和真誠。這有助於打破障礙,並鼓勵員工感到可以同樣地坦然面對需要支援與支持。

4. 提供培訓和教育

提供心理健康意識和心理韌性培訓計劃,幫助員工了解和管理他們的心理健康。

組織內如何實施支持性政策

除了培養心理安全文化外,管理者應確保制定支持性政策和持續實踐,以有效應對員工的心理健康需求。

1. 提供彈性工作安排

意識到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對於心理健康至關重要。提供彈性的工作時間、遠距工作選擇或壓縮工作週,以滿足個人責任並促進更健康的工作和生活整合。

2. 提供員工協助計畫 (EAPs)

人力資源部門、職安部門與 EAPs 供應商合作建立或增強提供員工應對心理健康挑戰的保密諮詢、資源和轉介的協助計畫(EAPs)。定期宣傳這些計畫的可用性,以提高員工的認識和使用率。同時搭配著組織內部強化心理安全的培訓,一致性的推動心理安全的職場文化。

3. 定期進行員工面談

定期安排一對一的面談,與員工討論他們的工作進展,並了解他們的心理健康和幸福感。這顯示出真正的關懷,並讓管理者能夠早期識別困擾的跡象,並提前給予支援或資源。

透過採用以上策略,管理者不僅可以幫助減少與心理健康有關的污名,還可以創建一個更具包容性和高效的工作環境。最終,投資於員工的心理健康可以帶來更快樂、更健康和更投入工作的員工,既有益於個人,也有益於整個組織。

Reference:

Explore more

  • 8個科學實證的自我練習,重啟你的心理韌性

    8個科學實證的自我練習,重啟你的心理韌性

    心理韌性(Resilience)並非超人專利,也不是「天生就…

  • 「我覺得被挑戰了,所以不安全?」破解六大心理安全感迷思

    「我覺得被挑戰了,所以不安全?」破解六大心理安全感迷思

    近年來,「心理安全感」成為不少企業與人資圈關注的關鍵字。不少…

  • 工作悶到不想動?試試這五種方法找回你的原動力

    工作悶到不想動?試試這五種方法找回你的原動力

    在職場打拼一段時間後,有些人會開始覺得每天的工作好像就是「做…

error: 這是保護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