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在生命中的某些時候都可能受到某種形式的身心議題的影響。精神健康問題往往被人們誤解,受影響的人常常因此受到污名化和不尊重的對待。你不需要成為一個精神病學專家,但認識疾病,如症狀和對日常功能的影響,可以消除謬誤,去除污名與偏見,讓你更加意識到同事在不適時的感受。認識、了解心理衛生/身心議題以及其對工作場所的影響,對各方都極為關鍵,不管是對受影響的人、同事、經理和雇主,以及生產力方面都有重大影響。
精神健康問題可能對一個人的生活產生重大的影響。這種影響因人而異。有些人偶爾會出現不適的病發期,並在相對短的時間內康復,就像感冒或輕微傷害一樣。其他人則需要長期的心理支持,亦需要在工作場所中進行相應的調整。
心理健康的警訊清單
以下是有關心理健康的警示清單。了解這些行為反應能讓我們彼此互助,照顧自己,並在問題惡化之前可能加以處理。
1. 行為上的變化:
注意到行為或情緒明顯而突然的變化可能暗示心理健康問題的醞釀。這可能以多種方式表現,如非典型的易怒、過度悲傷或增加的焦慮。同樣,對個人衛生的明顯忽視、使用酒精或藥物作為應對機制,或經歷睡眠或進食習慣的劇烈變化,也可能指向潛在的心理健康問題。
- 行為或情緒突然改變
- 忽略個人衛生
- 使用酒精或藥物作為應對機制
- 睡眠或進食習慣不正常
2. 情緒上的變化:
持續感受悲傷或無望情緒,即使沒有明確的原因,是心理健康問題的常見情緒症狀。其他指標可能包括過度且常常不合理的擔憂、恐懼或內疚。極端的情緒波動、無法解釋的憤怒爆發,或對現實感到脫離或分離的普遍感覺,可能是潛在問題的症狀。
- 持續感覺悲傷或絕望
- 過度擔憂、恐懼或內疚
- 極端情緒波動或無法解釋的憤怒
- 感覺與現實脫離或分離
3. 身體上的變化:
在身體層面上,慢性疲勞或低能量水平、未解釋的身體不適,如反覆出現的頭痛或消化問題、明顯的體重減輕或增加,以及睡眠障礙,可能是心理健康問題的指標,包括嗜睡或失眠。
- 慢性疲勞或低能量
- 未解釋的身體不適,如頭痛或消化問題
- 顯著的體重減輕或增加
- 睡眠障礙,過多或過少睡眠
4. 認知上的變化:
認知症狀通常涉及個人的心理過程。注意力不集中或記憶力減退、混亂或無組織的思維,以及對日常問題或壓力無法承受的壓倒性無力感,可能是心理健康下降的症狀。更極端的認知症狀可能包括幻覺或幻聽。
- 注意力不集中或記憶力減退
- 思維混亂
- 無法處理日常問題或壓力
- 經歷幻覺或幻聽
以上的不同面向上的變化可以協助我們更有意識地去理解自己與周圍有需要協助的人,當有人努力去理解並提供支持時,對受影響者來說會有很大的不同。受心理健康議題影響的人,有時可能感到被排除在外或沒有被傾聽。記住要將他們納入討論、會議和社交活動中,尊重並重視他們所處的狀態,不強迫躁進,適時地提供支援與支持。
*上述的內容僅提供作為需協助的警訊,並非精神疾病的診斷指標。
延伸閱讀: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