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1月1日,Belayer 參加了2024台灣員工協助專業論壇暨學術研討會,並在 EAP Shower 中分享了我們在 EAPs 數位轉型的洞察:【從趨勢到實踐,EAPs 在科技浪潮中的創新】。
數位轉型中的 EAPs 重定位:挑戰與機遇
數位轉型/AI 應用一直是很熱門的議題,《數位時代永續發展蒙特婁宣言》針對聯合國 2030 SDGs 提出 SDG 18 的倡議:數位科技要為人類謀福祉。在數位經濟與永續轉型的未來工作世界,員工協助方案(EAPs)必須被重新定位,作為企業進行人才永續行動的戰略工具。
我們回顧從網際網路開始至近期的生成式AI的發展,數位轉型有三個關鍵因素:科技發展、社會需求和世代變遷。企業因應數位轉型開始尋求營運流程的改變或新的商業模式,而當我們的工作和生活跟著數位化在前進的時候,我們所使用的 EAPs 支持系統 有沒有跟著世界在轉變,跟著人的習慣改變?
在當天邀請大家互動思考「對於數位化 EAPs 的想像」的過程,參加者分享了包括智慧聊天機器人、AI諮商、AI情緒辨識的期待,有參加者表示對於科技數據安全的擔憂,也有人提到在自己的經驗中、AI 的回應有時候反而給人感覺是更有同理心…每個人的不同經驗,帶來相當有趣的觀點,而在 EAPs 數位轉型的過程,什麼時候要人性化?什麼時候要數位化?或者我們有機會走到全數位化?
已經有大量的研究和文獻指出:「AI應用於心理支持的信任程度很低」。AI 可以快速提供資訊,但 AI 缺少對於人類複雜情感和行為的真正理解和回應。在與人的服務提供上需要觀察、傾聽、反思與提出挑戰,這是激勵的必要條件,但是,AI 是設計以「回應」為中心,而不是以「人」為中心。我們特別分享了 Mark Attridge 博士針對一系列調查而命名的「冒牌者EAP(imposter EAP)」—指稱以科技工具為中心取代整個 EAP 服務,這些過度依賴數位資源,但缺乏以人為中心的冒牌者 EAP,並無法真正、實際的回應人的需求。然而,EAPs 的服務過程應該是人性化的過程。
創新實踐中的數位 EAPs 未來:科技賦能的 Belayer EAPs
所以,我們回過頭來要問,為什麼 EAPs 需要數位化?
在過往 Belayer 與企業客戶在討論 EAPs 的使用經驗以及 EAPs 服務提供過程的觀察,我們收穫與發現許多關於舊式 EAPs 使用上的困難與阻礙,因此,Belayer 藉由數位化工具輔助服務,設計以使用者/EAPs 的雙案主為中心、具有六大服務優勢的數位化 EAPs,優化與解決舊式 EAPs 的限制,提供適應數位時代潮流的職場健康解決方案。

Belayer 數位化員工協助方案的服務設計滿足三大目的,作為提供企業選擇 EAPs 服務的最佳解:
擴展服務的彈性
透過數位化工具的運用,解決舊式 EAPs 人為操作的限制,回應各式各類的服務需求。
強化服務的體驗
良好的員工體驗能夠提升員工留任率、建立員工對於公司的認同感,助力雇主品牌與企業形象之建立。
增進數據驅動力
去識別化的數位足跡蒐集,協助企業確認員工需求落點、精準投放促進措施與培訓以達投資最大效益。
最後,回到當日分享主題,在科技浪潮中,Belayer 如何創新與實踐數位化 EAPs?
在Belayer,我們相信每個人都有他的優勢,EAPs 的介入是使人產生合理的控制感與改變力,建構問題解決之道,發展自我決定與行動。這也就是所謂的賦能。以賦能的核心信念,貫穿整個 EAPs 的服務。而數位化 EAPs 對我們而言,是利用 數位化工具乘載人的服務,而非是取代人的技術。因此,以人為本的服務設計,透過數位科技工具作為輔助,最終達到賦能的效果,讓組織和員工以此開始,解決他們所面臨的影響工作表現的議題或生活中的後顧之憂。
我們所走的每一步,Belayer 的每一個微小行動設計,都是為了賦能。賦能是我們的工作目標,而也是這些尋求 EAPs 協助使用者的開始。歡迎與我們一起從這裡開展數位化員工協助方案。

延伸閱讀:
- 未來工作力:為何企業需要員工協助方案以實現人才永續
- 為您的企業選擇最佳的員工協助方案(EAP)供應商
- 打造健康文化的驅動力:企業如何透過員工協助方案實踐永續經營
- 數據引領,心理健康先行:打造企業心理韌性的 6 個行動策略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