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卡關,只是需要一點推力。在職場打拼一段時間後,有些人會開始覺得每天的工作好像就是「做完交差」,雖然績效不錯、事情也沒出包,但心裡卻越來越空,沒有熱情、沒什麼期待,甚至覺得自己是不是正在原地踏步。尤其現在很多人都是遠端或混合辦公,少了面對面交流,少了即時的回饋或互動,工作的意義感更容易被消磨。加上公司如果沒明確的升遷制度、主管也未必理解你的潛力,長期下來,自然就會覺得「啊~好厭世!」。
這樣的時候,並不代表你沒價值。反而正是時候該停下來,整理一下自己的狀態。下面這五種方法幫助你把日常工作重新「活」起來。
自我回顧:幫自己做一份迷你版績效評估
你還記得上一次的年度考核寫了什麼嗎?多數人把主管的回饋收好,直到下一次考核才會打開來看,其實這裡面藏了很多值得深挖的成長機會。花點時間重新檢視過去的績效回饋,思考以下問題:
- 有哪些是你被肯定的核心能力?
- 有哪些目標當初列出來但還沒實踐?
- 主管給過哪些具體建議你還沒採取行動?
- 目前公司或部門的重點是否有所改變?
如果你過去的績效評估資訊不足,也可以主動找信任的同事或部門主管聊聊,請他們給你具體的觀察與建議,幫助你釐清自己的定位與發展方向。
挑戰自我:主動爭取一個「超出本職」的任務
如果你對每天的工作內容已經熟到快閉眼都能做完,那可能就是時候來點挑戰。
觀察一下最近公司有沒有什麼新案子?部門間有沒有跨組合作的機會?甚至一些跟CSR(企業社會責任)有關的志願活動,也可能是好起點。主動問主管:「這個我可以幫忙看看嗎?」這句話說出口,不只代表你願意承擔責任,也讓人看到你想進步的企圖心。挑戰型任務未必馬上換來升遷,但它能幫你拓展技能、認識新同事,也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發展機會。
部門觀摩:學習他人如何工作
看看別人怎麼做事,也許你會有新靈感,我們有時會陷在自己的工作流程裡,覺得一成不變,其實換個角度、看看別人怎麼做事,很可能就會有啟發。
你可以私訊一位你欣賞的同事,問問他最近在忙什麼,有沒有機會讓你旁聽一次會議、或一起參與某個小任務。這不是「搶工作」,而是「擴展視野」。 有些人做事方式很有效率、有些人溝通超清楚,觀察他們的方式,回頭看看自己,也許你會發現一些可以學的地方。
分享即學習:以教為學,提升你的價值感
當你感到沒什麼成就感時,其實有一個方法很快見效,『幫助別人』。
如果公司有新進同仁,你可以主動帶他一段時間;也可以跟部門夥伴提議開辦一場內部讀書會,主題就選你最擅長的領域。這不只讓別人受惠,也讓你更清楚自己的能力在哪裡。而且在教別人的過程中,你會意外地發現自己知道的比想像中多,這種「被需要」的感覺,其實很能提振士氣。
累積小勝利:紀錄每一個小成就
有些人總是等著年底考績時才想起自己有多努力,但到那時往往已經忘記細節。
與其這樣,不如從現在開始,每週五寫下一些讓你覺得「今天我做得不錯」的事情。可能是一份報告完成得很順、解了一個棘手的bug、甚至只是同事說了一句「你幫了我很大忙」。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其實就是你進步的證明。累積一整個月回頭看,會發現自己比想像中更值得肯定。
工作低潮真的很常見,不管你是剛進職場的新鮮人,還是資深工作者,都會有感到迷惘或疲憊的時候。但這不是結束,而是一種提醒:你可以換個方式前進了。
不需要等別人來「拯救」你,只要願意開始行動,你就有能力讓生活和工作變得不一樣。
如果你需要更多幫助,Belayer EAPs 在這裡支持你
工作不只是撐過每一天,而是讓你看見自己的能力,並從中累積成就與自信,如果你需要更多幫助,Belayer EAPs 在這裡支持你,無論你正在經歷職場倦怠、情緒低潮,還是對未來方向感到迷惘,Belayer EAPs 提供專業的心理諮詢、職涯諮詢,陪你一起找回熱情與平衡。
延伸閱讀: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