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長照上篇】中,我們探討了雙薪家庭面對長照需求時的挑戰,以及如何在職場與家庭間取得平衡。然而,照顧不僅是情感與時間的投入,還涉及到資源的有效運用。許多在職照顧者因對資源的不熟悉或卡在複雜的資訊,錯過了寶貴的支持,讓照顧壓力加倍。
本篇將帶你認識政府提供的長照資源,包括服務對象、服務項目、申請流程、補助制度,幫助你更好地盤點規劃照顧安排,減少經濟與心理負擔。無論你是剛開始面對照顧需求,還是已在其中苦苦摸索,這份指南都將為你提供實用方向,讓照顧之路不再孤單。
什麼是長期照顧
長期照顧(簡稱長照)是指針對因疾病、老化或其他原因,導致在身體或心智功能上長期(預期或已達六個月以上)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需要他人提供支持與照顧的國人,由長照服務人員及單位所提供的多元化服務。這些服務目的在維持或提升他們的尊嚴、舒適度與生活品質。
長照服務對象不僅限於高齡者

長照服務不僅適用於高齡長輩,也包括因疾病或意外導致長期失能的身心障礙者、失智症患者及其家庭照顧者。經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評估,符合長照需求等級2級以上者,並符合以下條件之一,即可申請:
- 65歲以上老人
- 55歲以上原住民
- 50歲以上失智症者
- 不分年齡的身心障礙者(領有身心障礙證明或手冊)
- 家庭照顧者、有外籍看護工的家庭(喘息服務)
長照服務有哪些?

經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評定長照失能等級2 – 8級,依據個案管理員擬訂照顧計畫,提供四大類服務,包含:
類型 | 服務項目 | 服務描述 |
1. 照顧與專業服務 | ||
照顧服務 | 居家服務 | 由照顧服務員到家中協助,包含身體清潔、基本日常照顧、餵食、協助沐浴及洗頭、陪同外出或就醫、到宅沐浴車等。 |
社區日間照顧 | 失能或失智長輩在白天時間就近至日間照顧中心接受服務,服務內容除了長輩在生活上需要的基本照顧、餐飲服務還包含促進長輩活動及社交能力的健康促進活動。 | |
小規模多機能服務 | 小規模多機能除提供日間照顧服務以外,增加夜間住宿服務。如果有臨時夜間住宿的需求,每個月最多有15天可以使用夜間住宿服務。 | |
家庭托顧 | 於家庭托顧人員住所接受日常生活照顧服務,如同保母在自己的家裡照顧幼兒一樣。 | |
專業服務 | 到府復能服務 | 透過專業人員指導,提升被照顧者自理生活、照顧者的照顧技巧,達成訓練目標即結案。同一專業服務目標使用不超過12次,每週至多以1次為原則,並於6個月內完成訓練。如:日常生活功能訓練、營養照護、進食與吞嚥照護、困擾行為照護、居家護理指導與諮詢等。 |
2. 交通接送給付 | 協助往返日照中心、醫療院所就醫或復健。 | |
3. 輔具服務與居家無障礙環境改善 | 居家生活輔具購置或租賃、居家無障礙設施改善。 | |
4. 喘息服務 | 社區日照/居家/住宿喘息服務。 |
長照怎麼收費?

如何申請長照服務?

- 直接撥打長照專線1966
- 聯絡當地長期照顧管理中心
- 住院期間聯絡出院準備銜接長照服務小組
- 線上申請 (各縣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聯繫窗口)
長照服務申請流程

職場照顧者的心理壓力與支持資源
根據國內外研究,家庭照顧者往往承受多重負荷,包括長期照顧導致的身體疲勞與睡眠不足、情緒壓力帶來的焦慮與無力感、社交圈的縮減,以及職涯發展受到影響的現實困境。當工作與照顧責任交錯,許多職場照顧者可能感到孤立無援,甚至影響到自身的身心健康與工作表現。
職場照顧者不需要獨自承擔所有壓力,透過 Belayer EAPs 的全方位支持,您可以獲得心理上的支持(包含照顧上的心理負荷、多重角色壓力、與被照顧者或家人的溝通衝突等)與實際的資源協助,在照顧親人的同時,也能維持自身的健康與工作穩定性。
超實用連結
延伸閱讀:
- 【長照上篇】雙薪家庭的長照壓力:如何在職場與家庭間取得平衡
- 國際失智症日:職場中的家庭照顧者該如何找回自己
- 面對精神健康挑戰:《瀑布》中的親子關係與支持方法
- 哀悼與心理健康:克服悲傷,尋找內在力量
- 悲傷中的療癒,人生四道:道謝、道愛、道歉、道別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