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世界充滿混亂與不確定性時,一個「心理應變包」可以幫助你穩定情緒,應對挑戰。
在這個資訊瞬息萬變的時代,我們每天都會接收到許多令人焦慮的新聞,例如:地震摧毀社區,或充滿仇恨的言論與行為威脅著某些族群。打開社群媒體,就像被災難的影像與聲音包圍。
錯誤訊息、謠言,以及刻意混淆視聽的資訊,會消耗個人與社會的能量,使人們失去行動的動力。
為什麼你會需要一個心理應變包?
當你的生活、社區和親友面臨重大威脅時,以下幾種情況可能會讓情勢更加惡化,讓你更難應對:
- 未來的不確定性和動盪
- 因錯誤訊息產生的憤世嫉俗
- 失去對鄰里和社區的信任
這些因素會讓個人和社區的韌性下降,使大家更容易感到脆弱和焦慮。例如,台灣曾經歷過強颱、地震等重大災害,而社群媒體上的錯誤訊息讓許多民眾誤判情勢,影響了應對行動。
特別是近期,因立法院的各項法案與政策的變動,使許多民眾感到不安。有些人擔心醫療資源無法負擔,或是民生補助與福利政策的變化,進而影響其日常決策與心理狀態。這種恐懼與不穩定感,加深整體社會的韌性與個人心理健康的影響。
什麼是「心理應變包」?
「應變包」的概念來自災難應變訓練,通常是一個背包,內含重要文件、常備藥物、現金等,讓人在緊急狀況時可以迅速帶著離開。而「心理應變包」則是你內心的一組應對技巧,幫助你在面對挑戰時維持穩定。
以下是七個建立心理應變包的方法,讓你無論面對何種挑戰,都能穩定內心,保持前進的力量:
1. 釐清自己的情緒反應
我們對不確定性的情緒反應往往反映了我們對該事件的詮釋。實際上,我們的詮釋往往與潛意識有關,問自己:我的主要情緒與這個事件有關嗎?是恐懼、憤怒、挫折嗎?一旦你識別出這種情緒,問一下這是為什麼?釐清情緒來源有助於我們辨識這些反應的根源。
2. 認識自己的心理優勢與弱點
思考你的心理特質,像是幽默感、創意、組織能力或親和力。同時,也覺察自己的弱點,例如是否容易焦慮,或在壓力下無法清晰思考。提前準備應對策略,讓你的優勢發揮作用。
3. 連結有意義的關係
你並不是唯一關心這些事情的人。台灣有強大的社群連結力,能透過網路快速獲取相關社團或社群的資訊。與其他有相同經驗或正在關注相同議題的人交流,當我們感到無助時,透過這些社群的支持,可以獲得陪伴與力量,減少孤立感,並在互相幫助中找到心理韌性的支撐。
4. 適時抽離,給自己休息的空間
當壓力過大時,找個健康的方式讓自己暫時抽離,例如烹飪、繪畫、閱讀、居家清潔等,而非透過飲酒或其他不良習慣。
5. 專注於下一步,而非所有問題
你無法一次解決所有事情,試著一步一步來,避免因為資訊過載而陷入焦慮。
6. 運用正念或信仰來穩定心緒
台灣社會擁有多元的宗教文化,許多人會透過參拜、法會或禮拜來尋求內心的平靜。此外,正念練習,如深呼吸、靜心冥想,也能幫助安定情緒、減少焦慮。將注意力回歸當下,能避免被過多資訊壓垮,讓心境更加穩定。
7. 整備好你的支持系統
過去人們常說,一生中需要三位好朋友醫師、律師、會計師。如今,EAP(員工協助方案)也能成為你的支持夥伴,Belayer EAPs 的專業顧問團隊,隨時準備好提供支持與協助,為你建立一個穩定的支持系統在困難時刻獲得適時的協助與建議。
在面對不確定的時代,你的心理準備對自己技能、優勢與弱點的了解是幫助你渡過難關的關鍵。同時,這也能讓你在必要時,支援你的朋友、家人與社區。因此,現在就開始建立你的心理應變包,確保在需要時,你已經準備好應對挑戰。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