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完勞動節,我們迎來了充滿生機與色彩斑斕的五月,同時也是國際上推動心理健康倡導的重要月份(Mental Health Awareness Month),再次喚醒了我們對職場心理健康作出更積極的行動。越來越多的企業意識到,關注員工的情緒健康不僅是一種責任,更是提升競爭力和吸引人才的關鍵。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職場不僅僅是一間辦公室或工廠,更是一個充滿情感和心理交流的場所,一個影響我們整體健康和生活品質的重要環境。
台灣職場挑戰:心理健康議題的重要性與雇主關注程度
根據『全民健康保險醫療統計年報』揭示,台灣國人因焦慮、壓力就診人數從105年的133萬,持續攀升到111年的156萬人,年增長率達2.47%。其中女性是男性的1.7倍。另一方面,就年齡層需求顯示,35-39歲起開始呈現明顯上升,至55-59歲達到頂峰後開始緩降。
這些數字反映出台灣職場工作者心理健康議題的重要性。特別是在職場環境中,這一問題更為突出。在競爭激烈、工作壓力大、生活節奏快速的現代社會,許多人不僅需要應對工作上的挑戰,還需要應對家庭、個人生活等多重壓力。這種情況下,心理健康的問題往往被忽視或排在次要位置。
根據Gallagher的職場趨勢報告顯示,雇主越來越重視情緒健康(79%)超過身體(48%)、財務(45%)和事業(33%)健康,突顯其對員工整體滿意度和生產力的深遠影響。
雇主如何通過有效的策略和措施,營造出一個支持員工心理健康的職場文化,並為企業帶來更加穩健的未來?以下Belayer 提供您 6 個行動策略:
打造企業心理韌性的 6 個行動策略
盤點組織現行資源與需求:
每個組織都是一個獨特的生態系統,具有其獨特的文化、價值觀、人口結構以及行業特定的需求和挑戰。要建立支持員工心理健康的職場文化,首先需要對組織的現行資源和需求進行仔細的盤點。
- 文化和價值觀: 組織的文化和價值觀對於支持員工心理健康至關重要。評估組織文化是否支持開放溝通、尊重和同理心,以及是否存在鼓勵合作和團隊合作的價值觀。
- 人口結構和需求: 了解組織的人口結構,包括年齡、性別、文化背景、以及工作職責的多樣性。不同群體可能有不同的心理健康需求和挑戰,因此需要定制個別化的支持計畫。
- 工作環境和工作流程: 評估組織的工作環境和工作流程是否有可能導致壓力和焦慮。這可能包括工作壓力過大、缺乏工作與生活和諧、或者是工作負荷不均等問題。
- 管理和領導風格: 領導風格對於塑造職場文化至關重要。評估管理層是否支持員工的個人發展和福祉,以及是否有適當的領導能力來處理、辨識心理健康議題。
- 盤點現有的支持資源: 盤點組織現有的支持員工心理健康的資源與政策,例如彈性工作安排、健康促進活動、員工自助團體/社團、員工協助方案(EAPs)、心理健康相關教育訓練,或者是其它健康計畫。評估這些資源是否足夠滿足員工的需求,以及是否需要進一步的增強或改進。
透過對這些盤點,組織可以更好地了解其內部狀況,並制定針對性的策略和措施來支持員工的心理健康,從而營造出一個穩健和有利於企業發展的職場文化。
為心理健康計畫與資源進行宣導/倡議:
宣導和倡議心理健康計畫與資源是建立支持性職場文化的關鍵一環。透過這些宣導和倡議活動,可以強化員工對組織提供的心理健康資源的認識,並促進心理健康議題在組織中的一般化和去污名化。組織可以幫助員工更加認識和了解心理健康問題,並鼓勵他們在需要時尋求適當的支持和幫助。同時,這也有助於促進對心理健康議題的公開討論,並消除相關議題的污名和偏見。
數據驅動型(Data-Driven)的數位員工協助方案:
在建立支持員工心理健康的職場文化時,數據驅動的員工協助方案可以提供寶貴的洞察和指引,幫助組織更好地理解員工需求,並確定需求的重點。這可以包括選擇與組織目標一致的相關指標和心理健康關鍵指標,以及利用數據巨觀地了解組織員工的需求落點,同時更好地結合ESG永續指標面向。
- 確定關鍵指標: 首先,組織需要確認與心理健康議題相關的關鍵指標和KPI。這可能包括員工協助方案的積極參與率、員工壓力程度、心理韌性分數、求助人口分析、員工行為健康-職場衝擊評估(WOS)、員工諮詢服務的使用情況、尋求協助者服務使用體驗等。這些指標應該與組織的整體目標和策略一致。
- 收集數據: 採用各種方法和評估工具來收集各項服務與措施的相關數據,這些數據可以提供關於組織內部情況的詳細了解。
- 分析和評估: 將收集到的數據進行分析和評估,以確定員工的需求落點和潛在的改善領域。透過相關專業顧問利用統計分析、趨勢分析、以及與其他相關數據進行比較來深入理解數據背後的意義。Belayer EAPs透過視覺化圖表、趨勢圖、數字變化、分佈變化與企業/組織保持溝通,以利支持後續行動計畫。
- 制定行動計畫: 基於數據分析的結果,制定具體的行動計畫來改進支持員工心理健康的措施。這可能包括提供更多的培訓和教育、調整工作流程和政策、加強管理和領導支持等。
- 定期監測計畫: 定期監測和評估行動計畫的實施情況和效果,並根據需要進行調整。這可以通過定期的進度報告、員工回饋、以及持續的數據收集和分析來實現。
提供領導者/主管心理健康培訓:
除了數據驅動的員工協助方案外,在當前的職場環境,我們需要意識到領導者的心理健康培訓已不再是可有可無,而是必須。領導者在塑造職場文化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透過開放溝通和創造心理安全感的職場環境,將支持員工心理健康設為優先任務。同時,為主管們提供正確的資源和培訓,賦予他們成為員工健康的守門人,創造出一個支持和理解的文化,提升員工士氣和留任率。
預防有毒的工作文化:
當公司努力加強與員工間的互動與合作時,重要的是要解決有毒工作環境以及工作文化對心理健康的影響,研究強調了職場文化與員工健康之間的相關性,揭示預防有毒工作環境的積極措施的必要性。去年的性平三法修法中明定,雇主在預防職場性騷擾、不法侵害中扮演關鍵角色,雇主不僅是組織的領導者,還是文化和價值觀的塑造者。這意味著雇主有責任確保性別平等和職場安全成為組織的核心價值。這不僅是道義責任,還是法律責任。
加強職場中的包容與公平性:
眼下,越來越多企業將多元化、公平性與包容性(DEI)納入企業文化之中,並重視其重要性。這些做法不僅可以提升團隊內的績效管理,還能夠豐富企業文化並激發創新力。包容式領導力正逐漸成為一項獨特而關鍵的能力,有助於組織適應多樣的客戶、市場、思維和人才。領導者以開放、尊重和支持的態度來引導和管理團隊,以促進組織內的多元性和包容性。這種領導風格強調接納各種不同的觀點、價值觀和背景,並致力於創造一個能夠容納並發揮所有成員潛力的工作環境,提供給員工一個安全的空間,分享他們的經驗、困難和建議,有助於建立共感和相互支持。
Belayer EAPs提供完善且結構化的數據驅動式數位員工協助方案,能為企業/組織在打造心理健康的職場上提供助力。在這個精彩的五月,我們鼓勵各位企業領導者和管理者,一起探索如何在職場中推動心理健康政策,並為員工提供更健康、更具活力的工作環境。因為這不僅僅是一個道德的責任,更是一個機會,一個能夠吸引和激勵人才的機會。讓我們攜手合作,共同建立一個更加關愛和支持的職場文化,為企業的未來注入無限的活力和動力。
了解如何透過數據驅動提升員工協助方案,請立即聯繫Belayer EAPs的專家團隊。我們將竭誠為您提供更詳細的諮詢和指引。
延伸閱讀:
Refere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