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ulti-Generational Workforce跨世代職場:打破溝通障礙擁抱多世代合作

share

跨世代職場:打破溝通障礙擁抱多世代合作

文章發布日期:

跨世代職場已經變得越來越普遍,資深員工與剛進入職場的新鮮人一同工作。我們首次見識到五個世代共同工作,帶來了各種工作和溝通風格、動機、偏好、觀念和個性的交織和衝突。這不可避免地導致在嘗試理解和與不同年齡層的人溝通時面臨挑戰。

儘管如此,跨世代員工組成能為組織帶來競爭優勢。根據Randstad workmonitor study 2018年在新加坡對400名員工和求職者進行的研究,85%的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在跨世代團隊中工作。乍看下這似乎是一個不錯的比例,但許多雇主仍然在應對跨世代員工的動態管理方面面臨挑戰。雇主需要更高程度的意識,了解跨世代團隊成員的潛在優勢和挑戰,因為沒有一種解決方案適合所有情況。

首先,雇主需要花時間了解不同世代的不同職業動機和志向。能夠善用這些差異的公司將能夠激發員工的潛力,建立健康的人才儲備,確保業務的可持續增長。

當前的跨世代勞動力是由以下幾個群體組成:

  • 1925年至1945年出生:前嬰兒潮世代,也被稱為沉默世代或傳統世代
  • 1946年至1965年出生:嬰兒潮世代
  • 1965年至1976年出生:X世代
  • 1977年至1994年出生:Y世代,也被稱為千禧世代
  • 1995年後出生: Z世代(也被稱為「i世代」)也被稱為數位原住民

跨世代職場的優勢

促進創新

在Randstad workmonitor study,有83%的受訪者表示,由於他們在一個年齡多樣的團隊中工作,他們能夠提出更多創新的想法和解決方案。在數位革命中成長起來的年輕人更容易接觸數位化和創新,因此更願意接受新技術和靈活的工作方式。相反,資深專業人士可以通過向年輕一代的成員分享專業知識和行業經驗,協助引導他們的想法,實現實際的業務目標。

透過鼓勵跨世代的開放協作,團隊有能力共同創建結合過去經驗與創新的方案,以提高效率。

建立健康的人才儲備

能夠挖掘每個世代的廣泛知識、想法和獨特優勢的公司,在擁有未來競爭力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強大的內部人才儲備還有助於雇主減少招聘成本,集中資源培訓課程,深化個人能力,並為內部晉升創造更多機會。

促進最佳實踐和不同觀點的分享

資深專業人士對企業非常有價值,因為他們在職業生涯中積累了豐富的知識和技能。特別是,他們可以在事業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通過分享長年累積下的關鍵知識和經驗,例如:具有強大的商業敏銳度和制定有效業務管理策略的能力等。

還有一種越來越流行的「反向輔導」趨勢,即資深的員工被配對和年輕員工在科技、社交媒體和時下趨勢方面進行輔導。在辦公室中,人們越互動,就越能理解並從對方的見解、觀點和想法中學到東西。鼓勵跨世代合作的環境並宣揚其成功經驗的公司,能在吸引年輕和成熟人才方面獲得競爭優勢。

跨世代職場的挑戰:不同的工作風格與溝通方式

Randstad也發現,在新加坡,有44%的員工和求職者表示,他們發現與非同年齡組別的同事溝通困難。考慮到不同世代之間在偏好的溝通工具、風格和語調上存在明顯差異,這並不令人意外。此外,新興的社群平台溝通渠道,如Twitter和Threads,更讓人們更難與他人溝通和協調。

克服這些差異的最佳方法是擁有開放和同理心的心態。這意味著學會接受與自己不同的觀點和看法,與同事進行友好辯論,通過查看事實和數據客觀評估問題。

避免發表不明智的言論或在聽取對方意見之前就草率下結論。相反,學會以對方喜歡的風格和方式進行溝通。在多代環境中工作時,尊重同事是至關重要的,不論他們的年齡如何。

延伸閱讀:

Reference:

Explore more

  • 8個科學實證的自我練習,重啟你的心理韌性

    8個科學實證的自我練習,重啟你的心理韌性

    心理韌性(Resilience)並非超人專利,也不是「天生就…

  • 「我覺得被挑戰了,所以不安全?」破解六大心理安全感迷思

    「我覺得被挑戰了,所以不安全?」破解六大心理安全感迷思

    近年來,「心理安全感」成為不少企業與人資圈關注的關鍵字。不少…

  • 工作悶到不想動?試試這五種方法找回你的原動力

    工作悶到不想動?試試這五種方法找回你的原動力

    在職場打拼一段時間後,有些人會開始覺得每天的工作好像就是「做…

error: 這是保護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