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ANI世代的今天,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著未知和焦慮的時代。從社區安全到經濟穩定,從醫療保健到政治、職場環境,我們面臨著眾多不確定因素。這些不確定性帶來了壓力和擔憂,但同時也為個人成長和發展提供了機會。透過適應、自我照顧和有效的應對策略,我們可以在這個充滿挑戰的時代中茁壯成長,成為更有韌性的人。
「不確定性」這個詞通常被認為是對情況或生活事件有限或部分了解的結果,因此很難控制、計劃或預測結果。它甚至可能讓我們無法有效或適當地回應。
長期承受不確定性的壓力可能引發抑鬱,對我們的整體心理和身體健康產生不良影響。儘管生活中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失望、遺憾和變動是不可避免的,但近年來,這些情況已急劇升級:我們經歷全球疫情威脅健康、幸福和工作生活方式;忍受重大的經濟和個人財務波動;經歷到全球範圍內的政治、文化和社會動盪;曝露於全球戰爭帶來的不可預測的風險,以及面臨極端的氣候和自然災害。
生而為人,我們天生就渴望安全,我們的大腦設計用來偵測威脅。當大腦缺乏足夠的資訊時,我們可能會陷入負面思考,比如:假設最壞的情況、災難化、貿然下結論,這可能對解決問題和行動能力造成損害。我們可能會高估威脅,低估我們應對它們的能力。
每個人在生活中能夠容忍多少不確定性都是不同的。部分原因是我們個人的韌性程度、看待事物的角度、目前的情感狀態和共存的壓力程度,以及過去的生活經歷。不幸的是,近年來的不確定性情境已經使我們許多人處於持續的危機模式,導致壓力、焦慮、恐慌發作、負面情緒和抑鬱、過度擔憂、恐懼,失去個人效能。
我們會自然而然地對生活中的不確定因素感到擔憂,例如社區的安全性;穩定就業;照顧自己和家人的能力,支付必要的帳單、租金/房貸或學生貸款;為教育和未來生活費用儲蓄;國際戰爭和恐怖主義對我們生活和家庭的影響;選擇我們可以信任的政府領導人,以符合我們的最佳利益。
儘管存在這些壓力因素,但在生活中面對意想不到的事情也存在一些個人成長的機會,我們可以學會適應、克服挑戰、增強我們的韌性,從而變得更堅韌。
心理韌性高的人往往保持對事物理解的客觀、冷靜,並將所有的注意力和努力都集中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無論不確定性如何,都能在當時做出最好的決定。他們避免堅持完美,而是接受現實的、合理的解決方案。
以下7個策略,引導我們應對當代社會中的各種不確定感:
1. 學會識別和承認生活中的不確定領域對自己造成的影響,同時去覺察它們對你在感受上的衝擊:
試著不要假設因為你不知道事情會如何發展就會發生壞事;努力挑戰這些假設,並用更實際的思維去替換。
2. 接受那些不在你可控制範圍內的事情,並努力與之共處:
專注於你可以控制的事情。首先從可靠、信任的來源尋求資訊,收集所有可用的客觀事實,並接受你可能還沒看到事件完整的全貌。評估你收集到的資訊品質,是否基於可靠的證據以及它的來源。你需要盡可能地避免資訊過載,同時限制你持續搜尋和內耗的時間。
3. 了解我們都以某種方式過濾訊息:
我們的思維會受到我們的假設、過去的經驗、情緒,有時甚至是其他人的觀點的影響,當這種情況發生時要認識到,並努力修改這種思維方式。
4. 為可以合理預期的情況制定具體的應急行動計畫:
依靠你的直覺和技能度過不可預測的時刻。
5. 將自我照顧納入日常例行的一部分:
實踐基本的自我照顧,包括運動、良好的睡眠、健康的飲食、與正向、積極的人建立支持性的關係與聯繫。遵循基本的日常儀式和例行公事有助於你的心理健康和整體幸福感,同時強化你在處理因不確定性而引起的焦慮和煩惱感的能力。
6. 採取有效的應對策略來應對壓力和不確定性:
這些可能包括經營你的嗜好和讓你愉快的休閒活動。有用的放鬆運動包括冥想、漸進式肌肉放鬆、深呼吸運動。正念有助於將你的注意力集中在當下,讓你感覺不那麼不知所措,更能夠應對你正在經歷的不確定性。
7. 發展和培養韌性:
韌性是我們生活中持續應對困難的方式,透過面對挑戰、尋找解決方案,以及從挫折中重新振作。擁有韌性代表你已學會在困境中有效思考和應對。這包括學習適應性行為和應對技能,如解決問題、應對壓力、面對恐懼、克服挑戰、調節情緒等。
Belayer EAPs 心理韌性訓練 –
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培養心理韌性變得至關重要。通過學習適應、接受不可控制的因素、並實踐有效的應對策略,我們可以更好地應對工作、生活中的挑戰。Belayer EAPs提供多種心理韌性工作坊和講座訓練課程,例如「陪你,走在心理韌性之路」、「擺脫壓力管你,從心開始」、「正念減壓-入門指南」等,這些課程將幫助企業員工增強心理韌性,提升應對變化的能力。讓我們一起面對挑戰,成為更堅韌的人和團隊!
延伸閱讀: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