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Senior Intern Principle: The Key is to Keep Moving Forward

share

高年級實習生法則:關鍵是不斷前進

文章發布日期:

10/1 是聯合國所訂定的國際老年人日,這個紀念日不僅是提醒我們需要留意長者在社會上的生存權利,在現今邁向高齡化的社會,也是你我在未來上都得要面對的議題。

年齡不是阻礙,經驗是重要資產

在職場中,年齡所造成的影響比我們想像的還深遠。根據研究發現,當企業人資手上有兩份履歷,一份是年輕人、一份是中高齡者,兩份履歷除了年齡外,所有條件都一致,包含技術、教育程度以及工作沒有空窗時期,人資經考量後傾向選擇錄取年輕人 — 年齡的偏見是存在的。

每當中高齡人口的職場議題被提起,我們不禁就會想到《高年級實習生》這部電影。70歲的主角 Ben 想要填補生活的空缺而重回職場,當他作為實習生初次報到時,就收到了助理的質疑:「你幾歲了?」。雖然我們很常聽到「年齡不是問題」,但現實告訴我們,年齡確實會造成一些狀況。老化後會造成我們生理機能的退化,在職場上,會讓我們學習速度變慢,或是在體力上不如從前,若我們把這些視為限制,那麼年齡就會是問題。但若我們能翻轉這些限制,運用年齡所帶來的豐碩經驗與沉澱,年齡便可以成為機會。如同 Ben 可以運用他的知識、過往的經驗以及成熟的待人處事,還有他坦然面對挑戰的心態,與他的年輕夥伴們共同完成一次次任務。

因此,年齡不是問題,不同年齡的人都有各自的優勢,重要的是我們如何共創跨世代職場的優勢與價值。

三種跨世代合作方法創造跨世代職場價值

理解差異看見優勢

  • 了解各世代的優勢:不同世代的夥伴都會擁有不同的經驗和視角。中高齡者可能具備豐富的行業知識與經驗,而年輕一代則可能擁有對科技或最新技術技能的理解和掌握,將彼此的優勢結合,更能夠有效發揮各自的能力。
  • 消除偏見和刻板印象:偏見會讓我們劃出「我們」與「你們」的界線,然而這無助於建構一個互相理解和互助的環境,反而加深雙方對立或是做出區隔的行動。唯有打破成見,我們才有機會看到眼前真實的人,看到對方的能力、特質,而不是對於「中高齡者」、「年輕人」的既定印象。

我們都該學習向上管理與向下管理

  • 向上管理:中高齡員工可以從理解年輕管理者的領導風格,來適應新型的溝通工具或工作方式;年輕員工也應學習如何向具有豐富經驗的中高齡者獲得不同觀點。
  • 向下管理:對中高齡管理者來說,在指導年輕員工時,可以保持開放的心態,接納他們的創新想法。對年輕一代來說,則是尊重中高齡者的經驗,並在討論的過程中適時提出自己的想法,尋求促進共同合作的方式。

提升心理韌性,保持成長型思維

  • 接受改變:職場不會一成不變,變化是無可避免的。無論是技術上的進展亦或是職場結構的調整,都會需要我們調整自己的狀態應對,而提升心理韌性有助於我們適應變化,並持續保持競爭力。無論是中高齡者或是年輕員工,都可以運用心理韌性來應對世代間的挑戰。
  • 保有成長型思維:成長型思維由心理學家卡蘿.杜維克(Carol Dweck)提出,是一種相信人可以通過努力、學習和經驗逐步提升自我能力的思維方式。這樣的思維可以幫助我們跳脫自我的限制,如同Ben的態度,年紀不會是枷鎖,我們對於自己的想法才是。

Ben 在電影中道出:「The key is to keep moving. (關鍵就是不斷前進。)」時間引領我們向前,我們也需要讓自己跟著前進,無論我們的年紀、資歷,都不需要讓自己因為各項因素故步自封,任何階段的我們都能為自己做對的事。

延伸閱讀:

References:

Explore more

  • 面對失望,我們可以更有力量:10 個轉化情緒的自我修復策略

    面對失望,我們可以更有力量:10 個轉化情緒的自我修復策略

    失望在職場中屢見不鮮。無論是被忽視的貢獻、被誤解的溝通、還是…

  • 從注意力管理到心理韌性,打造現代職場的自我修復力

    從注意力管理到心理韌性,打造現代職場的自我修復力

    在資訊爆炸時代,真正的資源不是時間,而是「專注力」:原本想專…

  • 不讓沉默逼走你的好人才:職場霸凌正式入法

    不讓沉默逼走你的好人才:職場霸凌正式入法

    在面對職場不法侵害問題時,保護與支持受害者是企業不可忽視的責…

error: 這是保護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