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lf-Image: The Key to Success and Career Breakthroughs

share

《黑白大廚》鄭智善:自我形象與職場突破的成功關鍵

文章發布日期:

你今天《黑白大廚》了嗎?這或許成了近期的熱門話題,無論是在社交場合還是親友聚會中,都少不了這檔料理實境秀的討論。《黑白大廚》之所以爆紅,除了精彩的節目設計,還有參賽廚師們各具特色的人格魅力。而今天我們將聚焦在進入八強的鄭智善主廚身上,這位在男性主導的廚師領域中脫穎而出的韓國中式料理女主廚,他以強勢、幹練的形象成為眾人矚目的焦點。然而,成為職場女性並非易事,尤其是在性別不平等依然存在的職場中,他所經歷的困難更是難以想像。

不是你不行,而是因為「妳」所以不行

在韓國料理界,男性主廚居多,女性要在這樣的環境中立足更是挑戰重重。鄭智善的職業生涯中遇到許多偏見和阻礙,甚至有前輩對她說:「結婚生子後也不能當廚師,現在為什麼還要繼續努力?」這樣的言語顯示社會對女性的刻板印象,並將婚姻和生育視為女性的主要價值,忽略他們的專業能力。然而,鄭智善選擇突破這些成見,通過外在形象的塑造展現自己的決心和堅韌。他選擇了濃烈的眼線妝容來增強自己外在的強勢印象,這既是一種自我保護,也是打造專業形象的一部分。眼線原本是為了掩蓋他對自己小眼睛的自卑,同時為他帶來信心與安全感,在職場中,眼線成為了他「不可被輕視」的象徵。

自我形象的塑造:拒絕別人對自己的定義

這樣透過外在改變來塑造自我形象(Self-image)的成功,我們可以用社會心理學中自我實現預言(Self-Fulfilling Prophecies)來解釋:我們對自己或他人的期望,會影響實際行為,最終讓期望成真。鄭智善在對自我期待的基礎上,逐漸將「我是強勢(擁有力量)的」的形象根植在心中,同時在他的行動中表現出這一形象,加強了他在觀眾心目中的角色定位。而這樣的行為轉變,也可以用社會心理學家艾傑仁(Icek Ajzen)的「計畫行為理論」(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 TPB)來理解:行為的產生受到「態度」、「主觀規範」和「知覺行為控制」三個因素的影響。

態度(Attitude)

指的是我們對特定行為所抱持認同或不認同的評價或行為態度,當我們的態度越正向時,執行行為的意圖會越高;反之,當我們的態度越負向時,執行行為的意圖也會隨之越低。鄭智善對於自己強勢的形象抱持積極的態度,也喜歡這個形象中的自己,因此他選擇一致地展現這樣的風格。

主觀規範(Subjective Norm)

指我們在執行特定行動時所感知到的社會壓力,好比說知覺到的重要他人或團體(如父母、伴侶、朋友、同事等)對於我們是否執行該特定行動的態度所產生的壓力。當身邊的重要他人支持或反對我們執行某項行動時,都有可能影響我們的判斷與執行。在觀眾和業界同儕的期待下,如此的強勢的形象有助於鄭智善在職場中被認可與尊重,因此他也維持著這樣的形象來符合大眾對他的期待。

知覺行為控制(Perceived Behavioral Control)

指的是當我們在執行某項行動時,能夠知覺對於所需資源與機會的掌握程度。若我們認為自己有能力可以達成某項行為時,我們在執行過程的控制能力越高。鄭智善對塑造自己的形象有充分的掌控感,並認為自己有能力透過此一形象來增加能力和安全感,這進一步增強了她的自信心和行為意圖。

鄭智善以濃烈的眼線妝容強化自己強勢與自信的形象,在職場中打破女性不可為的傳統框架,讓更多人理解作為女性,我們都能在職場中創造屬於自己獨有的韌性。我們可以在他身上看見,我們的行動會跟隨著自我認知而有所轉變,因此我們需要留意我們是如何看待自己,因為我們的個人信念,比別人的看法更能發揮影響力。

延伸閱讀:

References:

Explore more

  • 8個科學實證的自我練習,重啟你的心理韌性

    8個科學實證的自我練習,重啟你的心理韌性

    心理韌性(Resilience)並非超人專利,也不是「天生就…

  • 「我覺得被挑戰了,所以不安全?」破解六大心理安全感迷思

    「我覺得被挑戰了,所以不安全?」破解六大心理安全感迷思

    近年來,「心理安全感」成為不少企業與人資圈關注的關鍵字。不少…

  • 工作悶到不想動?試試這五種方法找回你的原動力

    工作悶到不想動?試試這五種方法找回你的原動力

    在職場打拼一段時間後,有些人會開始覺得每天的工作好像就是「做…

error: 這是保護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