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eaking the New Year Resolution Failure Cycle

share

打破新年目標失敗循環:2025 年實現可持續改變的 7 大策略

文章發布日期:

Have you made any New Year’s resolutions? 新的一年開始,許多人會為自己制定新年目標,並試圖讓自己的生活有所變化,例如「今年我要減肥」、「我要存更多的錢」、「我要學會設定更健康的工作生活界線」。

這些目標反映了我們對自我提升的渴望,但事實明顯是殘酷的,大多數的目標根本撐不到二個月,便流於口號與紙上目標。研究顯示,約有 80% 的人會在一個月內放棄他們的計畫。

如果你年復一年都陷入這樣的循環,別擔心,不是只有你如此!新年目標常讓人容易失敗,這並非因為我們不夠努力,而是因為 “ 新年目標 ” 這個概念本身就存在各種障礙。今年的你,試試其他更有效的方法,來讓你的 2025 實現可持續的改變吧!

為什麼新年目標(Resolutions)總會失敗?

每到新年,許多人都會立下目標,希望透過『新年新希望清單』為生活帶來改變。然而,許多計劃往往無疾而終,最後宣告失敗,甚至年年重複寫上同樣的目標,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1. 全有或全無(非黑即白)的思維模式

許多新年目標往往追求極致的完美或理想化。例如,計劃每週健身五天、不再吃甜食,或者每天早晨去晨跑做瑜珈。儘管這些目標看似積極,但卻缺乏彈性,沒有給自己犯錯的餘地。一旦中斷了一次鍛煉或忍不住吃了甜點,就可能覺得整個計劃都失敗了。

當我們以「成功或失敗」的絕對標準來看待自己的進步時,任何微小的失誤都可能徹底擊垮動力,最終讓人感到無力倦怠。

2. 目標於籠統或不切實際

像「我要變得更健康」這樣的目標雖然常見,但實際上缺乏清晰的定義和可行的行動方案,很難真正落實。不切實際的目標還可能讓人倍感挫折,反而對自己失去信心。
更具體且可衡量的目標往往更容易實現。例如,與其說「我要健身」,不如設定「每週三天散步20分鐘」這樣的明確計劃,更能持續執行。

3. 被外界期待牽動,而非內心真正渴望

許多目標其實是受到社會壓力或潮流驅動的影響。例如,你可能受到 Instagram 上的美好圖文的刺激,而追求「新生活體驗」,或者因社交媒體上的熱潮而決定嘗試某種新嗜好(登山、自由潛水、衝浪…等)。

當目標源自外在因素時,內心的驅動力往往不足,堅持下去的難度也會增加。相比之下,那些與自身核心價值緊密連結的目標,更容易實現並持續發展。

4. 缺乏結構性的支持

只有目標,卻沒有配套的支持措施,是很難達成目標的。例如,如果你的目標是「我要改善飲食習慣」,但沒有制定具體的行動計劃,如評估改善飲食的方向、備好健康食材或規劃料理時間,這樣的目標就難以落實。

建立新習慣需要結構化的指引和環境上的調整,才能逐步轉變為自然而然的行為模式。

重新思考並設計你的目標?

設定目標其實有更有效的方式,不需要依賴某個特定的日子來開始。與其在新年初始迫切想要徹底改變自己,不妨試著用以下方法重新審視目標的設定,打造長久且充滿意義的轉變:

1. 從小處著手,思考長遠

不要在一月就一味追求大突破,而是專注於小而可行的行動。例如,如果你想多運動,不妨先承諾每天運動 10 分鐘。小小的成就感,會積累動力與信心,使長期的堅持變得可行。

2. 重新框架你的目標動機

花些時間反思,這個目標對你而言真正的價值是什麼。你是因為內心渴望實現它,還是單純覺得「應該」去做?當目標與你的內在動機相契合時,往往更能激發持續的行動力和成就感。 舉例來說,與其一味聚焦於「減重」,不如將目標轉化為「讓身體更強壯,並提升體力」。

3. 運用 SMART 目標架構

SMART(具體、可衡量、可達成、相關性、具時效性)是一個經典且實用的框架。例如,與其說「我要存錢」,不如說「減少網購,每週存 200 元,持續三個月」。

4. 關注進步,而非苛求完美

目標的核心在於持續前進,而不是達到無懈可擊的完美。透過記錄日常進展或使用習慣追蹤工具,來欣賞和肯定自己每一點小小的進步,成功是來自於每一個1% 的累積。這種聚焦於逐步達成的方式,能激發大腦的獎勵系統,釋放多巴胺,進一步增強你的動力,讓你更容易堅持前進。

5. 保持彈性並善待自己

建立新習慣的旅程不是一條直線,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遇到挫折或停滯是正常的,千萬別因此氣餒。重要的是學會調整,而不是放棄。成功的人往往將困難視為寶貴的經驗,而不是終點。例如,如果因生病中斷了幾天的運動計劃,別急著否定自己的努力,而是重新評估並適度調整。這種彈性應變的韌性,是邁向持續進步的核心。

6. 建立支持系統

研究指出,周圍有支持你目標的人會大幅提高成功的可能性。無論是參加健身課、找個一起執行的夥伴,還是與值得信賴的朋友分享進展,人際連結都能增強承諾感。但需注意,支持系統應該是讓你感到被賦能,而非帶來羞辱。如果某段關係讓你感到有毒或受挫,適時後退是必要的。

7. 保持樂趣

當我們在過程中感到愉快時,達成目標會變得容易許多。如果你討厭跑步,就不要設定每天跑步 5 公里的目標。選擇騎車、游泳或拳擊等你喜歡的活動來運動吧!目標不必艱苦或痛苦才能有效。

邁向真正的持續性改變

與其在年初一月就追求完美或一蹴達成的改變,不如專注於建立符合你長期價值觀的習慣。改變並非瞬間發生,它是持續努力和自我關懷的結果。找出對你最重要的目標,從小步驟開始,並在過程中給自己空間學習與調整。


今年,別再被流行的口號所誘導,專心於每個小成就的達成。實際上,改變的起點不需要等到每年一月,隨時都能從今天開始,透過每一個目標來重塑生活!

延伸閱讀:

References:

Explore more

  • 【打造職場平權】不是「一視同仁」,而是「看見不同」

    【打造職場平權】不是「一視同仁」,而是「看見不同」

    2025年的今天,許多企業已逐步意識到多元與包容的重要性,並…

  • Z世代眼中的職場安全是什麼?不可忽視的心理安全與微歧視管理

    Z世代眼中的職場安全是什麼?不可忽視的心理安全與微歧視管理

    職場安全的概念正在快速轉變。對於年輕一代,特別是 Z 世代(…

  • 蓋洛普:2025 領導者不可忽視的三大警訊與行動方向

    蓋洛普:2025 領導者不可忽視的三大警訊與行動方向

    當AI快速改變我們的世界,工作與生活卻同時出現疲乏與疏離感。…

error: 這是保護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