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場所的負面語言會對團隊士氣產生不良影響,同時也更容易提高職場不法侵害的風險。研究指出,當人感到壓力時,他們更有可能說出一些讓自己後悔的話。然而,透過情緒覺察的練習,這樣的壓力陷阱可以輕鬆避免。
根據1111人力銀行於2023年的「職場霸凌大揭密調查」結果顯示,超過83%的上班族在職場上曾經遭遇過霸凌,特別是以言語嘲諷與貶低(56.9%)為最常見的形式。另一項調查顯示,87%的員工表示,在感到壓力時,他們曾使用過不應該使用的語言。另有40%表示,使用這類語言時曾導致與同事的誤解或衝突,67%表示受到這種負面情緒的影響,降低了他們的工作動力。該調查亦發現,這種行為在製造業、飯店業、金融業和醫療保健等行業最為普遍。
線上語言學習平台Preply曾調查職場中最令人後悔短語榜單中,排名第一的是「我不在乎」,有36%的受訪者承認曾在過去使用過。「不是我的工作」排名第二,佔29%,「這是浪費時間」排名第三,佔24%。其他少數人提及但仍值得注意的包括「我沒有時間做這個」、「你錯了」和「我知道這會失敗」。即使有些人是下意識脫口而出,但這些回應對於其他人來說也可能造成壓力。承認自己可能有點不知所措並沒有什麼不對,重要的是你如何處理當下的對話。領導者應該致力於建立一個正面、支持和尊重的工作文化。這包括強調合作、開放溝通和互相支持的價值觀。透過鼓勵積極的言行,可以減少負面言論的發生。
以下五個促進正面工作場所溝通的建議,以及不讓壓力影響我們的技巧:
1. 認識自己和他人的壓力徵兆
留意自身和他人的壓力反應與行為表現,有助於領導者和同事更好的理解和以正確的態度應對這些情況。同時,了解自己什麼情況下可能影響你的溝通風格,這非常重要。當我們感到壓力時,我們往往會過度或不足地溝通。如果你能認識到他人的行為是由壓力引起的,那麼你可以對此更有同理心。
試著注意這些溝通過程中的微小訊號,當我們發現/意識到對方行為的變化,就有機會關心並提供支持。溝通風格的變化、參與程度降低和不尋常的拖延都可能是某人感到額外壓力的跡象。
2. 練習有節制的言語輸出
關注自身與人的溝通與交流方式仍是最關鍵的方法。
你可以思考,在壓力情況下,我該如何控制我的語言?
我如何管理我的情緒?
我是否需要退後一步?
我是否需要暫停? 我需要在講話之前先思考一下。
即使在處於很大壓力情境下,仍有很多不同的方式可以在溝通方面提供幫助。
3. 使用冷靜的語言來對抗壓力
就像父母說"我對你很失望"一樣,工作中有些對話很大程度會引發焦慮並加劇工作壓力。例如,"我們需要談談"在Preply的調查中有63%受訪者表示當聽到這樣的話,會感到畏懼、緊張;相反地,有68%的人表示"我們會一起解決這個問題"會讓人感到安心,超過一半的人喜歡聽到"我在這裡支持你"和"我們能應對這個狀況"。
當你看到有人可能因壓力而開始閉口時,你需要使用能夠激發平靜和清晰思維的語言。試著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確保他們明白他們正在進行一次支持且不帶偏見的對話,他們也可以開放心扉。即使只是簡單地說,"我注意到你最近比平常安靜,有什麼我可以幫忙的嗎?有什麼你想談論的?"
4. 培訓管理者
在高度競爭與快速變化的職場環境中,壓力已然成為我們工作的一部分,所以去除「我不能讓任何人知道我有壓力,他們會認為我不適任」的污名是很重要的,而實際上這並非事實。壓力塑造和影響我們的決策、情緒和行動。它可能來自個人情況或工作情況,壓力影響每個人,各級領導層都需要被支持。定期提供管理者壓力管理、包容性領導、同理心溝通的培訓,使管理者能夠更好地應對自己的壓力與支持他們的部屬,並鼓勵開放式的溝通文化。
作為管理者,能夠公開討論壓力是很重要的第一步:如果我知道我將有一個特別緊張和特別困難的一周,我可能會在團隊會議上提到,讓團隊夥伴知道我的行為可能會稍微有些改變,例如焦慮、急促、不耐煩。而且他們或許在我度過這個時期時會更耐心一些,或更能理解當下溝通中的表達並非針對個人。
5. 承認因壓力而說錯話
任何人都可能發生在壓力下以一種令人不舒服的方式對他人說話,當發生時,誠懇的道歉對於彌補錯誤並向身邊的人表明這不是你本意想表達的方式很有幫助。
"當因為壓力而說了一些令人後悔的話時,我們還可以學習的最重要的技能之一就是如何恢復"。如果你因為壓力而做了或說了什麼,向同事坦率誠實地道歉是修復的關鍵,我們都是人,大多數人在這些情況下都能理解。重要的是我們得對自己的言行負責。
Belayer EAPs 深知組織領導/管理者在BANI時代中面臨各種巨大挑戰,因此我們提供專為管理者設計的培訓課程,旨在幫助管理者更好地應對壓力、發展包容性領導力,以及提升同理心溝通的技能。我們的培訓課程不僅關注個人壓力管理,更注重建立健康的組織文化,使整個團隊能夠共同應對挑戰,並在變動的環境中保持穩定與韌性。
想要深入了解我們的企業管理者培訓課程嗎?請點擊以下連結下載我們的教育訓練手冊,了解如何培養新世代管理者的領導力,促進健康的工作環境,邁向企業永續經營。加入我們,讓您的管理團隊更堅強,應對未來的挑戰!
延伸閱讀:
Referen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