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衝突無可避免,但如何管理將決定團隊是走向失衡還是高效。未解決的衝突會削弱信任、降低士氣,甚至損害合作,導致有毒的工作環境。然而,若能及時有效地處理,衝突反而能促進創新、增強韌性,並打造更健康的團隊文化。對於組織的健康與生產力而言,積極管理衝突不僅有助於提升當前表現,更能為長期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團隊衝突的來源
團隊衝突的來源多種多樣,往往源於人際互動中的細微差異或工作資源的分配問題。了解這些衝突的根源,有助於有效預防和管理。以下幾個常見的因素,能夠顯示出為何團隊在溝通、資源分配、角色認知等方面會產生摩擦:
溝通問題
溝通不良或模糊資訊,會引發誤會。研究顯示,溝通不佳是團隊衝突最常見的原因之一。
資源短缺
資源有限時的競爭會引起衝突,尤其在資源稀缺的環境中。當團隊感到需要爭奪預算、時間或人力時,衝突常常升高。
角色模糊
當團隊成員不清楚自己的角色與責任時,容易產生混亂和挫折。明確的期望和角色定義有助於減少這類衝突。
性格衝突
在任何群體中,性格差異都是存在的,這些差異有時會引發衝突。尤其在壓力大的環境中,性格衝突會加劇。
目標不一致
當個人目標與團隊或組織的目標不一致時,衝突幾乎是不可避免的。這種不一致會引起混亂,並降低團隊凝聚力。
文化差異
團隊日益多元化,儘管多元化能豐富思維,但如果文化差異未被認知和尊重,也可能引發誤解。
團隊衝突對工作績效的影響
團隊衝突對績效的影響深遠,往往會削弱生產力並損害團隊合作。當衝突未被妥善處理時,不僅會分散團隊成員專注力,還可能造成士氣低落、缺勤率增加,甚至影響決策品質和創新能力。持續的摩擦不僅讓工作效率下降,還可能長期損害組織的整體表現。常見的負面影響包括:
生產力下降
本應用於生產工作的精力,往往被轉移到處理衝突上。
士氣低落
持續的衝突會導致士氣下降,讓團隊更難有效合作。
缺勤增加
成員可能會因為有毒的工作環境而在精神上或身體上缺席,導致假性工時和缺勤率增加。
註:「假性工時」是指員工看似在工作,實際上卻未真正投入或產生實質性成果的情況。
決策品質下降
當衝突未解決時,決策過程會因合作和投入不足而受損。
創新受阻
在衝突主導的環境中,創造性的解決方案和冒險精神常常受到抑制。
7 個管理團隊衝突的策略
衝突不一定是負面的,它常常是解決問題和尋找創新解決方案的一部分。根據 O’Neill 和 McLarnon 的研究,衝突的影響取決於其處理方式。當任務相關的衝突得到妥善處理時,能促進創新和解決問題;但若是涉及個人攻擊或負面行為的人際衝突,未被處理則可能損害團隊信任與凝聚力。有效的衝突管理需要管理者敏感度和實際方法。領導者應該創造一個包容差異的環境,避免衝突損害團隊合作,進而推動團隊健康發展。
1. 營造心理安全的文化
營造一個讓成員感到安全、能自由表達的環境,有助於減少衝突,並促進建設性討論。這種安全感已被證明可以改善個人和團隊的表現。
2. 建立共同的團隊目標與使命
讓團隊圍繞一個共同的目標協作,能減少因優先事項不一致引發的緊張局勢。確保每位成員了解他們的工作如何支持共同目標,能預防因目標不一致而產生的衝突。近期研究支持,明確定義並共享的目標能提升團隊凝聚力並減少內部衝突。
3. 鼓勵持續回饋與開放對話
營造一個讓持續回饋成為常態的環境,而不僅限於年度績效面談。關於表現、進展和人際動態的定期對話,有助於在衝突升級之前解決問題。建設性的回饋循環能提升團隊合作,及早解決緊張局勢。
4. 辦理衝突解決培訓
為員工與管理層提供衝突解決技巧的培訓,讓他們具備建設性處理分歧的能力。實際的談判、調解和情緒智商的培訓,能顯著提升團隊解決內部爭端的能力。這類技能培訓計畫已被證明能提高團隊效能並縮短衝突持續時間。
5. 推動跨文化意識與包容性
在多元化團隊中,衝突往往源自文化誤解。提升文化差異的認知與欣賞,並推動包容性計畫,能預防這類衝突。擁抱文化多樣性並專注於包容性的團隊,更具創新性且不易產生破壞性的衝突。
6. 建立明確的溝通方式
透過設定明確的溝通規範與流程,預防溝通失誤。無論是電子郵件、訊息還是面對面會議,制定清晰的溝通方式,有助於減少誤解與誤傳。
7. 培養同理心
提升團隊成員的情緒智商,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並管理自己的情緒,也能理解同事的情緒。作為情緒智商的關鍵組成部分,同理心能幫助團隊成員以較少衝突的方式處理分歧。研究顯示,情緒智商較高的團隊衝突較少,且更有效地解決已出現的衝突。
職場中的團隊衝突並不可怕,關鍵在於如何有效管理。妥善處理的衝突能成為團隊成長的催化劑,幫助團隊更緊密地合作並創造新的解決方案。透過建立心理安全的環境、明確目標、促進開放對話,並提供衝突解決技巧的培訓,管理者能夠將衝突轉化為機會,而非阻力。積極應對衝突,不僅能改善當下的工作氛圍,更能為未來的長期成功奠定穩固基礎,打造更具韌性和凝聚力的高效團隊。
延伸閱讀:
- 非暴力溝通(NVC):領導者如何進行有效的困難對話
- 美國心理學會(APA):2024變動環境下的職場心理安全調查報告
- 提升員工投入度:7個以心理安全感為基礎的強效管理行為
- 什麼是心理安全感?創建積極工作文化和高效團隊的基石
References:
- Tjosvold, D. (2008). The Conflict-Positive Organization: It Depends on Us.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9(5), 641-657.
- Jehn, K. A. (1995). A Multimethod Examination of the Benefits and Detriments of Intragroup Conflict.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40(2), 256-282.
- O’Neill, T. A., & McLarnon, M. J. (2018). Optimizing team conflict dynamics for high performance teamwork.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28(4), 378-394.
- De Dreu, C. K. W., & Weingart, L. R. (2003). Task Versus Relationship Conflict, Team Performance, and Team Member Satisfaction: A Meta-Analysis.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88(4), 741-749.
- Edmondson, A. C., & Lei, Z. (2014). Psychological safety: The history, renaissance, and future of an interpersonal construct. Annual Review of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 23–43.